【基因检测】融资、烧钱—最终还得落到市场
2017-10-09 01:40
昨天贝瑞和康借壳天兴仪表方案落定,贝瑞和康很可能成为在主板上市的基因检测第一股,相对于贝瑞和康的修成正果,基因检测行业绝大部分公司还在不断融资和烧钱。
就在昨天,北京希望组宣布成功完成由经纬中国和赛富投资领投、清科创投跟投的6000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将全力推动三代测序技术应用和普及。
作为风口浪尖的基因检测行业,获得资本的亲睐不稀奇,得到大笔融资,除了开心,更应该谨慎,毕竟投资是需要转化为市场、转化为利润、转化为增值。
任何一个风口行业,其实都存在两类创业者和两类投资者:
第一类:是真的看好这个行业,打算通过努力在这个行业取得成功。
第二类:只是看好风口浪尖的瞬时快感,赶时髦,以增值和转手为目的。
一类是做股票,一类是炒股票,勿论好坏。
贝瑞和康的成功,的确是抓住了产前诊断从混乱到成熟的最佳时机,而它的商业模式才是最终胜出的关键:不再靠卖服务为主,而是转为卖产品(经官方批准后的测序仪和测序试剂等)
无创产前的市场已经被贝瑞和康和华大基因瓜分完毕,而且这两大企业,如果只是检测服务业务,可能未来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因为无创产前是一项国家认可的成熟项目,各地也都有了收费,绝大部分医院都可以自行开展,留给测序服务商的可能仪器和试剂的空间更大一些。
基因检测临床应用上,肿瘤基因检测无疑是继产前诊断之后最大的风口,要实现继续增长,达到业绩承诺预期,肿瘤基因检测服务无疑是贝瑞和康必须踏入和抢占的领域,贝瑞和康已经进入了肿瘤基因检测领域,但由于贝瑞和康的品牌在产前这一块过于强大,有些固化,单靠自身可能无法达到目标,上市后的兼并收购在所难免。其它一些大型的公司,已经开始在肿瘤基因检测潜力企业中布局,中源协和领投泛生子基因数亿元B轮融资。华大基因领投吉因加2亿元A轮融资。
由于肿瘤基因检测更为复杂,技术还不很成熟,目前还处于科研阶段,临床并未大规模应用,不管是靶向药物还是液体活检,还都处于病理专家代言,临床医生销售的现状,大多是赔钱赚吆喝。
在所有人的眼中,可能都觉得医疗是高大上的行业,是暴利行业,高大上的确不假,翻开基因检测企业大佬们的背景,哪一个不是高学历的人才,甚至是国际知名学者。
但市场是无情并且残酷的,行业人背后的辛酸多少人知。
目前活跃于肿瘤基因检测领域的企业,逐渐开始具有各自特点,有一些也开始为适应市场,悄悄的进行一些模式的转变:
思路迪的转变无疑是最大的:思路迪提出诊疗一体化的商业模式,用精准诊断技术和数据支持药物研发。治疗与检测相结合,跨向药物研发。
11月29日,思路迪宣布,提交的新药研究申请(IND)已经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审评,获准在美国开展临床研究。KN035是思路迪与康宁杰瑞联合开发的的新一代的PD-L1抗体,与目前已经上市和在研的PD1/PDL1抗体有明显差异化。KN035是目前全球唯一进入临床开发针对肿瘤免疫治疗的可皮下注射的抗体。
燃石医学:燃石提出了一站式医院NGS终端平台建设方案
根据终端实验室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改造方案;不同检测样本类型提供标准化设备套餐,辅助标准化实验室管理和认证。提供从培训、质控、认证、临床转化全方位服务。
海普洛斯:推出“万人癌症基因测序”计划,通过测序肿瘤患者和高危人群的血液样本,对照组织样本,多时间点,结合现有数据库,结合临床信息,多维度的全程监测五种高发癌症(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的发展变化。该计划旨在实现10,000人的癌症早期筛查、预后监测、个体化用药指导,建立中国首个大型癌症基因数据库,为实现精准医疗奠定基础。
鹍远基因:创始人强大的IP,可能是鹍远基因目前最醒目的标志,由美国著名科学家高远教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张鹍教授(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刘蕊博士(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等发起组建。高远教授和张鹍教授,师承美国哈佛大学最具著名的遗传学家、生物工程学家、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的奠基人George Church教授,紧密科研合作十几年,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成为学术领头人。张鹍教授在单细胞测序基因组技术,甲基化研究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高远教授同香港中文大学卢煜明(Dennis Lo)教授于2008年合作发表在PNAS上的论文在研究非侵入性的产前遗传学检测技术,首先于21号染色体三体综合征(即唐氏综合征)取得突破,奠定了无创产前DNA检测技术的基础。
因合生物:作为今年刚成立的肿瘤基因检测公司,因合生物一开始就把目标定在了肿瘤早期筛查。近日,因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1000例健康人cfDNA测序,首次划定了中国健康人群的cfDNA突变基线。
吉因加:与因合生物一样,吉因加也布局于肿瘤早期检测,吉因加在肿瘤早期检测已建立了技术基线、生物学基线及临床获益基线三大基线雏形,为最终实现ctDNA肿瘤早期检测的应用进行了全面布局。
其它还有像元码基因这样走技术路线,建立液体活检自有品牌产品的,不再一一详叙。
一个行业,过度的悲观和过度的乐观都不好,尤其是乐观到吹嘘,被人当作谎言和骗子的时候,就应该反思一下。
基因科技前景无限,但医疗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具有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对于希拉里·克林顿创新事务资深顾问亚力克·罗斯所说的“现在的基因学,相当于1994年的互联网”,其实基因谷比他看得更早、更透彻,也更宏大,基因科技已经开启医学的2.0时代,甚至未来极可能出现一家生命科技领域的霸主,具有超越一国政府权力的庞大企业。
但仅仅从产业角度,简单对比互联网和基因学,是完全不可取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好之后,所要做的只是模式应用,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而基因学最大的难点就在于技术,真真切切能防治疾病、改变生命的技术应用。
总之,对于基因产业,既要看到未来无限的潜力,也要看到巨大的风险,直面眼前的困难,毕竟未来无法跨越现在,梦想无法忽视现实。